大学,一座公认的最天然的整容所。
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总有成功案例会忍不住秀出大一和大四的对比照,感叹自己从又黑又矬变成了白靓帅、从土傻呆跻身至潮流前线。
不过,小募想提醒你,这一法则并非对所有专业都适用。
有的专业学起来确实能让你心灵愉悦并升华,但很有可能对你身体造成一定打击,使你的容颜局部变丑,或者整体颜值暴跌……大学这几年越来越丑,可能是因为读了这些专业。
01
症状一
无辜性熬夜,日渐黑眼
代表人群:建筑专业
当大学生被群嘲“报复性熬夜”时,学建筑的同学表示自己真的很无辜。
建筑专业是公认的睡眠时间最少的一门专业。
美国the Tab 网站曾做过一项调查,建筑系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只有5.28小时,在夜猫子大学生榜中稳居第一。英国也做过类似统计,对40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建筑系的同学平均每晚只睡5.98个小时。
灵感总在深夜才迸发,画图与无限次改稿使人忘却了时间的流逝。白天一头扎进稿纸,再次抬头已是深夜,凌晨才回到宿舍休息,这样的作息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然而第二天,挂着半永久厚重黑眼圈、巨无霸眼袋,却最早出现在专业教室里的,绝对又是那群人。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曾发表研究:睡眠不充足的人会变老变丑、有黑眼圈、皱纹多、嘴角下垂、神色悲伤,且会立刻体现在脸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少建筑专业的小鲜肉,在经过此般历练后,只得含泪接受自己从青春俊美吴彦祖到满面愁容苏大强的无情蜕变。
02
症状二
焦虑搅乱内分泌,一夜回到青春期
代表人群:新闻专业
说到熬夜水平,新闻专业的同学绝对不输建筑学子。
托如今互联网这辆信息高速列车的福,从跨进传媒深坑的那天起,新闻ers就再也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心率也再也没有整齐过。
-凌晨两点,“某某学校食堂被查出质量问题,咱们校媒要赶紧追这个热点。”
-午饭还没来得及吃,“今早布置的稿子怎么还没出来?!”
-前脚刚到澡堂,“赶紧过来开突发选题会。”
记者:我要变更强更猛,要比台风跑得更快!
从紧追热点报选题,到苦练飞毛腿出采访,再到急速赶稿抢独家,风吹雨打已经不算什么了,让新闻学子们的颜值不断堕落的,是永无休止的焦虑感。
据360发布的《2018焦虑人群研究分析数据》,传媒行业的焦虑程度在众多行业中排名第一。作为预备军的新闻学子,则比其他专业的同学更容易跌入内分泌失调的深渊——色斑、痘痘、皮肤粗糙问题接踵而至,乍一看,还以为他们回到了青春期。
前几天,小募听说郑州有高校将化妆课设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不知是不是老师实在对同学们备受摧残的脸看不下去了。
03
症状三
怎么都学不完,学到头秃
代表人群(一):医学专业
医学生这一群体,课程读起来堪称史诗巨著。其学习强度会在期末达到峰值,学生不但要消化浩如烟海的理论,还可能要活学活用,对身边学到昏厥的另一名医学生进行紧急营救,使其能爬起来继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