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下午,吉林省高考数学试卷出炉,与往年一样,多数考生考完数学走出考场,都表情凝重,甚至还有的哭起了鼻子。同时,专家、老师们看完试卷,纷纷表示从今年的题目的确可以看出命题人学术造诣深厚、选拔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也表达得十分明确,同时也预示着我国新高考将由单纯知识考查到能力考查转型的大趋势。
专家评论:2020吉林省高考数学试卷出得“漂亮”
吉林一中数学组组长黄桂秋——试卷出得漂亮,活学活用,才能活灵活现
今年的数学试卷,出法新颖,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又把传统文化和数学艺术进行了完美融合,可谓漂亮极了!命题专家的确花了大心思在搜集材料、选择切入点,在平常的模拟试卷中,由于命题人数少、资源和水平有限,很难达到这样的深度和广度。而命题人着眼全局,85%以上仍属于常见题型,而就怕考生在临场抓住那15%的题目不放,丢了西瓜捡芝麻,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去做自己不擅长的题目,很多会的还没来得及做,这样可能会使考生在总分上不拔尖,或者出现平时考得好,高考发挥失常的情况。所以建议孩子们在考试中,多关注自己会做的题目,而不是在不会或看不懂的题目上花费大量时间。
吉林省数学特级教师吴胤财——我国高考在正向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迈进
2020年的高考数学试卷,是给教育者和孩子们上的一堂别开生面的汇报课。我国的高考,历经40多年变革,最终目的是选拔人才,而人才,不应仅限于只会单纯背诵、计算和对熟悉题型的识别,而应该广泛涉猎、积极创新。比如今年全国II的数学,如果考生平时自发对“切比雪夫多项式”、“麦克劳林展开式”、“斯坦纳定理”等一些课外知识感兴趣并有所涉猎,其实题目做起来并不难,全卷差不多只有200次的计算量,而有些学生缺乏阅读量和创新能力,可能会选择一门心思“硬来”,这样会陷入“题都读不懂”、“自我怀疑”、“绕圈儿”的局面。所以,有的学校、老师提倡刷名校的试卷、大量布置作业,甚至提炼出所谓的“万能模板”让学生背下来去“应付”高考,并不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反而可能会让孩子们在真正的高考中“武功全废”。
报名链接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