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单招问答 > 本科以上的学历有哪些(本科以上学历)

本科以上的学历有哪些(本科以上学历)

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只占人口的4%,为什么遍地都是大学生?

_

与大家地认识一样,作为一个曾经的高校毕业生,我也感觉自己周围到处都是大学生。刚毕业时候还有一种优越感,随着时间增长,发现自己身边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就连硕士博士也不鲜见。所以,有时候就感觉大学生一抓一大把。实际上,这与实际的数据相比有很大差异,也就是说,我们的主观感觉与事实之间差异很大。

本科毕业生的真实的数据。

1.从大学生绝对数据与人口占比来看,绝对数量在1亿左右,但占比较低

据统计,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2017年,我国的本科学历人数大概是9000万,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834万,2019年达到820万左右,2020年也有800多万。但我们的人口基数大,截至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就已经超过14亿。计算一下,中国本专科学历在总人口中占比为7%多一些,但其中本科生及以上学历人数约占50%左右,也就是说,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一共有5000多万,接近于4%,比例很小。

2.整体来看,高考录取率是逐步提升的。

1977年,刚开始恢复高考的时候,录取率只有5%左右的比例,也就是20个人之中录取一个,而且还不一定是本科生。但到了2017年高考录取率就达到了70%以上,其中三本以上的本科生录取率也达到了接近40%。高考的录取率越来越高,本科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快速增加。

3.本科生数量的构成较为复杂

尽管都是本科生,但是来源相对多样化。本科生之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获取的文凭。但中国教育形式是多样化的,其中还包括自学考试,函授、成人高考等其他形式。也就是说,很多低学历的人群通过非统考的教育形式也逐渐拿到了本科及以上的学历,而且这个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随着非统考本科学历人数的增多,以及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化,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的区域分布也很不均匀,一些地区密度较高,而另一些地区相对稀少。

尽管表面上统计的数据看上去人数较少,一方面这个数据并没有将所有教育渠道的人数统计进去,另外随着高校录取率的逐步增加,大学生的数量确实也是越来越多。

为什么感觉自己身边都是大学生呢?

1.圈子原因

所谓圈子是指你的生活和工作圈子。因为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与生活的圈子选择上都具有趋同性,也就是选择差不多渠道、目标和趣味的圈子。这样一来,大学生便形成了学历相似或者相近的工作或者生活圈子。

这种圈子有两个特点,一是扎堆,基本上明显区别于低学历的群体;另一个特点就是志趣,也就是说学历差不多的人在一起会有更多的沟通和话题,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成长。

圈子现象非常明显,不信大家可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学生周围基本都是大学生,而低学历者周围基本都是学历不高的人。这是普遍意义上的,排除极个别个体或者人群。

2.环境限制

什么是环境限制?就是个体生活的区域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的潜在影响,导致不同的主观判断。

生活在相对落后和偏僻区域的人与生活在沿海发达区域的人,其区域环境差别很大。比如,一个北京的市民,出门到处都可以碰到大学生,真的是多得不得了;但是,你到贫困区域感觉一下,能碰到几个大学生还是比较稀罕的。

当然,个人的生活环境也对其主观感觉形成直接影响。比如一个企业的高级研发人员,无论是工作中的同事还是茶余饭后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与其工作或者生活相关的类似人群。低学历者或者非相关领域的人群不容易走进他们

另外,环境也决定了教育基础的不同。发达地区师资力量雄厚,教育基础好,培养的大学生数量较多,尤其是高校较多的区域;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师资力量不够,教育资源匮乏,学生的机会和条件都不好,培养的大学生数量较少。当你身处教育基础较好的区域,会明显感觉大学生比较多。

环境的影响,决定了个人主观认知的明显分化。有的人觉得身边都是大学生,而有的人会觉得身边没几个大学生。

3.经济基础的磁吸效应决定了大学生的群聚现象。

只要是有较好学历的群体,谁都不愿意白白浪费自己十年寒窗所学习的知识,都会寻找最好的能够发挥自己能力、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到处都有,只有在就业机会较多或者资源相对充盈的行业、区域或者职业领域才有。

这一现象形成磁吸效应,使得高学历者聚集于收入较好的行业、聚集于职业前景较好的单位或者区域、聚集于经济条件和环境较为理想的城市或者省份。

另外,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大家将信息获取的渠道与自己的生活和信息平台转移,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更是大学毕业生集中和活跃的地方。

地无分南北,人五分东西,大家以经济和价值为基础,为了自己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就是身在其中的你感觉到周围都是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些影响判断的外在因素。

1.媒体效应

现在关于大学生、大学学历以及大学生数量的新闻、事件、广告等信息在不同的媒体上泛滥,对普通受众形成强烈的理念冲击。媒体的导向使得我们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22世纪、周围全部是高科技、周围全部都是高学历人才的这种主观假象。接触媒体越多,受到这种影响越大。

因为媒体的事件聚焦性和时代同步性,一般会将焦点聚集在较为领先的、较为前沿的或者关注度较高的领域,越是这样,你的感觉越强。

2.与媒体相关的意见领袖

我们都知道媒体运营中的头部现象和KOL,殊不知除了网络运营或者媒体运营之外,这种现象一样对我们的判断形成影响。

一方面意见领袖基本都是高学历人群。对于广大受众群体有着重要的思维影响作用。越是接触他们的认知越是被其观点和意见熏陶,这个本身就会让你的认知脱离低学历的氛围,甚至与其隔绝;

另一方面,大学生出身的意见领袖,其主要观点趋向以及目标群体也是潜在的高学历群体。不管你承不承认,只要认真看一些那些意见领袖们的观点以及风格,就会发现,其价值取向以及潜意识的读者群体都是以较高的学历作为默认的受众的。

3.就业门槛的社会效应

大部分职场人都知道,现在想应聘者职位或者想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没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是很困难的。不管企业或者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如何,现在招聘的门槛基本上都设在了本科这个界限。社会上甚至流传着本科以下就是文盲的说法。就连国家招考,很多都是要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大家觉得本科已经是底线了,已经是门槛了,本科生已经多的不行了。

4.从“小流”到“大河”的效应影响

不管怎样,自高考恢复以来,大学生的录取率是越来越高了,大学生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了。原来只是一条涓涓小流,现在已经成为涛涛江河,尽管和庞大的人口大海相比还是微乎其微,但是我们目睹了从小流到大河的汹涌。

这种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现象本身就会给大多数人以感觉上的冲击。

总体上来说,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占比还是小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家才更重视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需要更多的高学历人才,需要更多的有真才实学的本科生。未来的本科生会更多,这是趋势。

1、凡标注吉林单招教育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吉林单招教育网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s://www.jleea.com/dzwd/1550.html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吉林单招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林单招教育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